“今天我學了3首閩南兒歌,還結識了很多幾多小夥伴,當前我們能夠一念兒歌。”海都小記者珊珊告訴記者,本人雖然是人,但日常普通很少說閩南語,一堂兒歌課,讓她學了不少閩南文化學問。而海都小記者林思晗的媽媽也告訴記者,良多孩子雖然生正在、長正在,但對閩南風俗都不領會,“像如許的,該當多辦幾場閩南童謠《好朋友》,讓孩子也多領會一些老的文化!礁溪民宿”(海都記者 黃曉燕 李曉蓉 婷 文/圖)。
閩南網11月11日訊 脍炙生齒的閩南兒歌,曾陪同著一代代閩南人走過誇姣的童年。然而跟著時間的推移,現正在良多兒歌曾經失傳,令人肉痛。連日來,本報記者報道的《古早味的閩南語兒歌》激發一股逃想潮,讀者們紛紛一來曬古兒歌、探索若何傳承閩南童謠好朋友閩南兒歌承繼。
爲了更好地取傳承巾童合起來什麽字,11月8日上午,正在一年一度特殊的記者節裏人教小記者學兒歌過別樣記者節,本報特地請來“歌訣代表性傳承人”的傅孫義爲85名海都小記者教風俗、學兒歌。做爲閩南兒歌第三代傳承人,83歲傅老用終身的收集、創做了近1500首兒歌,此中有近200首曾經數百年。
“相牽手,好伴侶。食土豆,配燒酒。燒酒仙,行悾悾癫。”這是傅教員教給小記者們唱的第一首閩南兒歌,既活潑又風趣。雖然有些外埠來的小夥伴對花生爲什麽叫“土豆”很是疑惑,但這又有什麽關系呢,閩南語就是這麽風趣,它有八個腔調,接近古漢語台灣宜蘭童玩節,用閩南語唐詩可是別有一番神韻。